您當前位置:  教師招聘   /  專業基礎   /  體育   /  教師考編體育心臟的生理特性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師考編體育心臟的生理特性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源:師大教科文     2020-04-0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師考編專業知識之體育心臟的生理特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臟具有四個生理特性,分別是:自動節律性、傳導性、興奮性、收縮性。 一、自動節律性 指心肌在不受外來刺激的情況下,能自動地產生興奮和收縮的特性。起源于心臟竇房結的自律細胞。 安靜時竇房結興奮頻率為100次/分,但由于受迷走神經的抑制,安靜時心率維持在75次/分。 安靜時心臟的竇性心率在60~100次之間,大于100為心動過速,小于60次為竇性心動過緩。 二、傳導性 心肌細胞有傳導興奮的能力,傳導系統與心肌細胞均有傳導性,但房室間心肌細胞不相聯,靠傳導系統傳遞。 三、興奮性 心肌細胞具有對刺激產生反應的能力,稱為興奮性。分為如下圖所示的五個時期。 (1)絕對不應期 動作電位0期~3期復極達55mv左右 刺激↑↑→X反應 (2)局部反應期 復極—55mv~—60mv 刺激↑→膜部分去極、局部興奮→X全面去極、X動作電位 (3)相對不應期 有效不應期終止復極達—80mv 刺激↑↑(>正常閾值)→膜去極→動作電位 (4)超長期 復極—80mv~—90mv 刺激↑(<正常閾值)膜去極→動作電位 (5)低長期 正常水平 四、收縮性 1.對細胞外液的鈣離子濃度有明顯依賴性。 2.終池不發達,依賴細胞外液的Ca2+。 3.“全或無”的同步收縮。 4.聚堆不應期特別長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山村欲肉荡女少妇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