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位置:   教師資格證   /  考試試題   /  每日一練   /  教師資格筆試幼兒保教幼兒的身心特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師資格筆試幼兒保教幼兒的身心特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源:師大教科文     2020-04-15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師資格筆試保教知識與能力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材料二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幼兒園只有一架秋千,幼兒都很喜歡玩。大二班在戶外活動時,膽小的諾諾走到正在蕩秋千的小莉面前,請小莉把秋千讓給他玩。小莉沒理會他。諾諾就跑過來向老師求助:“老師,小莉不讓我蕩秋千……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對此,不同的教師可能采取下面不同的回應方式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師 A:牽著諾諾的手走到小莉面前,說:“你們的事情我知道了。好孩子要懂得謙讓,小莉是不是個懂得謙讓的孩子呢?小莉能不能讓諾諾玩一會兒秋千呢?”小莉聽了老師的話,把秋千讓給了諾諾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師 B:“你對小莉怎么說的呢?”諾諾:“我說‘我想玩一會兒’?!备械街Z諾平時說話總是低聲細氣的,教師就說:“是不是你說話聲音太小了,她沒有聽清楚呢?現在去試試大聲地對她說:‘我真的想蕩秋千,我已經等了很久了!’如果這樣說還沒用,你就回來,我們再想別的辦法……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問題】請分析上述兩位教師回應方式的利弊,并說明理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參考答案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本案例中主要反映了老師對幼兒同伴交往過程中行為的引導。兩位教師的做法各有利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幼兒的身心特征(生理因素、情感特征)一方面制約著同伴對他們的態度和接納程度,另一方面也決定著他們在交往中的行為方式。教師在教學活動、生活活動中,要留意幼兒身心特征對幼兒同伴交往的影響,采取有針對性的引導策略。兩位教師回應方式的利弊如下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師 A 做法的可取之處:發現幼兒同伴交往中出現問題,及時介入,在介入過程中沒有強制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執行,而是用一種講道理的方式告訴幼兒做一個懂事的孩子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可取之處:該教師的介入方式屬于主導者地位,也就是說以教師的身份介入到游戲當中,干涉到了幼兒正常游戲的進行,而且讓小莉離開秋千讓給諾諾玩的時候,并沒有詢問小莉的意愿,委婉中透露著一種命令式的口吻,沒有給孩子述說自己意愿的機會。對于諾諾來說,這一次通過老師的介入滿足了內心的愿望,下次遇到此類問題還是會第一時間想到找老師,缺乏自己動腦想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,長期會養成膽小、懦弱,依賴成人的不良習慣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師 B 做法的可取之處:注意到了幼兒特點對同伴交往的影響,對交往當中弱勢的一方——諾諾進行積極引導,幫助他分析原因,提出合理建議,抓住契機培養幼兒交往當中的主動性、勇氣,更為可取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可取之處:對幼兒處理問題的過程關注不夠,僅僅籠統地教給方法,對后期交往過程應有更多關注、引導和鼓勵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影響再園幼兒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哪些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參考答案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兒童自身因素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家長的因素。積極的親子關系有利于幼兒人際交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教師的因素。受歡迎幼兒與教師的關系是親密的,教師常對幼兒積極的評價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4)社會的因素。作為幼兒生活的大背景——社會,對幼兒的人際關系、同伴交往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山村欲肉荡女少妇小说